中國鋼鐵新聞網 中國冶金報
記者 郭達清
11月8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承辦的第二十屆再生金屬國際論壇及展覽交易會在西安開幕,本屆論壇以“新形勢 新格局 新目標”為主題,聚焦新形勢下全球再生金屬產業格局和發展方向的重大變化,重點圍繞產業政策及其影響,深入探討再生金屬產業發展的創新點和增長點。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出席開幕式,協會副會長、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會長尚福山,協會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段德炳,協會國際部主任李宇圣,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原副司長馬榮,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原巡視員李力,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于莉,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陳東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洪云博士,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危廢部負責人鄭洋,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吳廣龍博士,陜西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二級巡視員尚戰朝,陜西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環資處二級調研員王少勛出席開幕式,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吉位主持開幕式。
來自地方政府領導、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園區負責人、再生金屬分會的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單位代表和海外企業駐國內代表處、地方行業協會和新聞媒體的代表近700人出席開幕式。
尚福山代表陳全訓致開幕辭時指出,今年以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在克難奮進中交出靚麗答卷,1-9月,十種有色金屬產量達到4517萬噸,同比增長3.5%,沒有因疫情影響出現大起大落。在下游制造業復工復產和“新基建”的帶動下,有色金屬表觀需求逐步企穩,進出口貿易基本穩定。1-9月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受貿易摩擦加劇,疊加疫情影響,同比下降18.4%,但進入下半年后,出口形勢也開始逐漸轉暖。總的看,積極因素明顯增多,市場預期不斷改善,總體情況好于預期。
他指出,我國有色金屬資源稟賦不佳,主要有色金屬品種原料對外依存度高,資源保障與供應穩定都面臨很大的風險挑戰。而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高速發展,國內積累的有色金屬社會存量已經非常可觀,“城市礦山”正日益成為我國有色金屬產業可資利用的豐富寶藏。同時,有色金屬再生利用能耗低、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小、二次污染可控,是降低對原生資源依賴最可靠的有效途徑。一定程度講,未來幾十年,再生有色金屬將步入發展的黃金期。
他提出再生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的三個著力點。一是堅持綠色發展,切實加強污染防治,樹立起綠色產業的良好形象。二是堅持創新發展,依靠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推動產業升級。三是堅持改革發展,要破除上下游協同發展的機制障礙,促進產業融合發展,要打通制約企業原料采購的稅收政策難題,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把再生有色金屬產業推上新臺階。
尚戰朝在致辭中指出,“十四五”期間,陜西省在循環經濟方面將率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堅持以綠色低碳優先,強化循環經濟頂層設計,著力構建產業、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生態體系。二是積極推動資源再生、產品再制造、工業固廢綠色處置,積極發展工業靜脈產業,形成綠色產業體系的基礎支撐。三是激發高校、科研院所創新活力,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強綠色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四是推進用能權、節能量、碳減排量、排污權交易一體的綠色交易體系建設,大力發展綠色信貸,落實好支持節能、節水、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充分發揮綠色金融的支持作用。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洪云博士在致辭中表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作為聯合國最大的技術援助機構,一直致力于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自1979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中國設立辦公室以來,一直關注中國的扶貧、性別平等、社會管理和環境保護事業。近年來,中國政府將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球氣候變化、環境國際公約履約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非常贊賞中國政府所做的貢獻和努力,并將繼續與中國政府在環境保護領域保持密切合作,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國際回收局秘書長阿諾德、美國廢料回收工業協會會長羅賓、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王鳳海以視頻形式祝賀第二十屆再生金屬國際論壇及展覽交易會的成功舉辦。
從2000年到2020年,再生金屬國際論壇(CMRA年會)已經成功舉辦了20屆。為感恩20年來攜手CMRA年會一路前行的產業同仁和各界人士,大會特別向香格里拉集團、北京大雅合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廣州東方賓館、RECYCLING INTERNATIONAL、RECYCLING TODAY、SCRAP、ZZ91再生網、北京海福德公司、佛山靈通信息有限公司、富寶資訊、中國搜索、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有色網、英國金屬導報、中國有色金屬報、資源再生雜志等16家單位頒發“最佳合作獎”,向廣東鴻勁鋁業投資有限公司、合肥安晶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保太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會市輝煌金屬制品有限公司、陶朗分選技術(廈門)有限公司、新格集團、肇慶市大正鋁業有限公司、浙江申聯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天力磁電有限公司、天津新立中合金集團有限公司、怡球金屬資源再生(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寧波世茂銅業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宇成金屬投資有限公司、寧波展慈金屬工業有限公司、齊合環保集團有限公司、COMMERCIAL METALS COMPANY、LUCKY GROUP、PGI GROUP、TSR METALS GMBH AND CO KGTSR METALS GMBH AND CO KG等20家單位頒發“突出貢獻獎”。
在主旨報告環節,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陳東琪,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原副司長馬榮,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原巡視員李力,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于莉,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丁文江,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危廢部負責人鄭洋,王吉位分別作《“十四五”國家發展規劃戰略研究及經濟形勢分析》、《循環經濟“十四五”規劃總體思路和方向》、《綠色生產和智能制造提升再生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穩外貿 促增長 便利通關政策介紹》、《高性能鋁合金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前景》、《新固廢法及危廢管理新政對再生金屬產業影響》、《“十四五”再生金屬產業發展新方向》的報告。
開幕式結束后,陳全訓等出席論壇嘉賓巡展第二十屆國際再生金屬展覽交易會暨首屆再生資源文創藝術展,詳細了解再生有色金屬行業發展成果。
在8日和9日的論壇期內,共有六大內容豐富的專題論壇先后舉行,它們分別是原料保障論壇、高質量發展論壇、資本市場論壇、再生鉛產業發展研討會、戰略發展論壇、再生資源文創交流會,重點圍繞“十三五”期間中國再生金屬行業發展狀況、“十四五”行業展望以及行業政策解讀、前沿技術、資本、套期保值等企業關注的熱點內容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