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被視為新一代工業變革的基石,從概念提出到應用落地,近年來其發展是愈發的火熱。2017年,國家首次提出工業互聯網概念,主張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2020年,工信部再度發布《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與此同時,發改委也明確將工業互聯網納入“新基建”之中。
時至今日,工業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國核心戰略之一。通過利用工業互聯網催生更多數據,再結合大數據工具和人工智能算法等對數據進行處理,不僅可以加快各行各業的效率與決策,促進企業轉型,加快各行各業的智能化步伐。同時還能推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發展進程,引領我國數字經濟進一步迅猛發展。
不過,雖然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喜人,但就目前來看,由于全面建設所需資金較大、技術所受挑戰較大,并且在商業化融合和后期普及方面存在一定短板,其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因此所面臨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依然不少。其中,就包括數據孤島現象待打破、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待提升、法律標準與規范待完善等等。
那么,如何才能破除這些大大小小的挑戰,讓制造企業對工業互聯網更加信賴呢?毫無疑問,正在加速部署的5G網絡有望施以援手,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走向更快、更好發展。近年來,伴隨著我國5G商用的正式開啟,國內5G基站建設和5G產業已經初具成果,而5G的不斷成熟也為工業互聯網帶來了諸多利好。
例如5G網絡的應用,便有效提升了工業互聯網的互聯互通能力和數據傳輸水平。眾所周知,5G具有高速率、低延時、大容量的特點,5G技術融入到工業互聯網中,能為工業互聯網與工業設備聯通提供可靠技術保障,輕松滿足企業們對于數據傳輸、處理的現實需求,從而解決“數據孤島”及工業數據連接等問題。
與此同時,5G技術的融合應用,也讓工業互聯網與人工智能、云計算、VR、AR等前沿技術的融合更加緊密,從而能更加深入的推動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升級,讓工業互聯網真正發揮出自身價值。透過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發展,不單是工業互聯網,5G、AI等智能技術能得以進一步落地和升級。
鑒于此,今年以來我國也是不斷加速“5G+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目前,據悉湖南已經設立了首個“5G+工業互聯網”先導區;蘇州也在積極拓展“5G+工業互聯網”新高地;此外,浙江也在加緊壯大“5G+工業互聯網”創新產業鏈 ……可以說,國內各省市都在加速“5G+工業互聯網”布局,并給予政策引導。
而就在前不久,工信部還發布了《“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進一步明確5G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發展目標,這些舉措為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發展帶來重大利好。但如同工業互聯網自身發展存在缺陷一樣,5G的融入在帶來一定改變的同時,也會滋生新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會限制雙方的潛力。
一方面,5G網絡的部署需要大量5G基站作為支撐,而初期5G基站的建設和運維成本頗高,這使得5G與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受限;另一方面,5G新技術的融入也帶來數據信息安全性上的新考驗,導致工業互聯網安全難題進一步升級。在這兩方面影響下,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應用也還需行業各方付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