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曾莉
今年初以來,攀枝花鋼城集團利用自動化、智能化裝備和運用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融入三大產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特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生產管理各個環節,通過數字化建設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速換擋。8月21日,筆者在攀枝花鋼城經貿大廈消防系統控制室內看到,監控平臺24小時不間斷監控各區域消防設施設備運行狀態。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鋼城經貿大廈是攀枝花市唯一一個超高建筑和人員密集場所,大廈內融合了辦公、酒店、超市、餐飲店、健身房等業態,消防安全工作難度可想而知。而智慧消防將消防監督管理和滅火救援及各類要素進行鏈接,采用實時、動態、互動、融合的消防信息采集、挖掘和態勢分析,快速響應啟動、快速到場撲救、快速協同作戰,以此實現智慧防控、智慧作戰、智慧管理,最大限度做到‘救早、滅小’。”
“智能化技術的運用,將現場職工從直接面對高風險的環境和高強度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既保障了員工安全,又提高了生產效率。”鋼城集團欣宇化工公司負責人介紹道。
6月份,欣宇化工公司推行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后,很快便嘗到了甜頭:鹽酸合成爐的自動化實現了合成爐氫氯配比精確控制,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和安全系數;智能巡檢改變了人工記錄的傳統模式,開啟了巡檢人員《設備巡視檢查記錄表》的電子化時代,大數據分析后,為生產經營決策提供科學和理性的依據;檢修人員以往一個班要測槽電壓2次,每次要對120個單元框進行檢測,站在電解槽的鋼架上,存在摔傷、觸電的安全隱患。電解槽上實施自動測槽電壓替代了人工檢測,實時監測的數據自動上傳至后臺,監控人員通過數據掌握設備運行狀況,大大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和人員安全性,同時也降低了能耗和運行成本。特別是欣宇化工公司作為化工高危企業,重大危險源點都實現了遠程監控,使人和危險源點保持了安全距離。
智能化技術不僅在消防和化工行業大放異彩,在物流系統上更是讓信息流快于物流。在漢風物流公司運行的智慧物流平臺控制室,筆者看到在可視化看板上,工作人員可通過無線定位實時監測車輛運行、維修、路線、協同等相關情況,實現優選線路、異常情況提醒和車況記錄、監測。最關鍵的是,智能物流平臺集倉儲、運輸、配送、信息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實現集約化高效經營,優化資源、運力配置,降低運營成本和費用支出,可獲得規模效益。
數字化改造后,環業公司智慧銷售新系統將過磅和結算合二為一,解決了司機、客戶、業務流程操作人員程序繁瑣、效率不高的痛點,做到過磅系統快速、準確稱重,并實現數據、單據、報表等資源共享。
鋼城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集團公司在服務攀鋼的同時,也必將圍繞勞動生產率、成本、質量、效率、安全等指標優化,在已有產業基礎上持續進行數字化轉型,不斷強化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為生產力的提升開拓新空間。”
《中國冶金報》(2020年09月01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