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張志喜 趙麗
“作為鐵路道口操作員,現在我只需在室內通過遠程操控系統輕點鼠標,就可輕松完成道口的報警、開放和封閉操作。這不僅讓道口更安全,也減輕了我們的勞動強度。”近日,首鋼水鋼物流倉儲事業部煉軋站道口操作員王斌欣喜地說。
近期,水鋼鐵路道口視頻遠程操控系統成功投運。這是物流倉儲事業部工電段技術人員依靠自身力量對鐵路道口實施遠程控制改造,為實現道口無人化摸索出的一條“自我革新”之路。
所謂道口遠程控制操作,就是通過集合調度監督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道口信號機和電動欄木機控制系統,對道口進行遠程監督和控制改造,實現對現場一個或多個道口的監視和操控。
水鋼原有鐵路道口13個、道口員60余人。2015年以來,為確保轉型提效工作正常開展,緩解崗位人員緊缺的壓力,物流倉儲事業部積極思考,以道口為突破口,從開展兼(并)崗作業、優化運輸流程、減少道口數量到道口搖控操作,努力探索和創新道口操作、管理模式,雖然緩解了崗位人員緊張狀況,但也暴露出操作程序繁瑣、調車員勞動強度增加、道口安全無法保障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物流倉儲事業部成立攻關小組,發揮技術人員的聰明才智,積極研究和探索實施道口遠程控制操作。
工電段“超越創新工作室”自2019年承擔了此項任務后,利用周末時間,攻克了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上微機和下微機的軟件編程以及道口視頻采集設備的控件開發等難點問題。“自主研發經歷了電纜控制、網絡控制、PLC控制三代研發,為使該系統成功投運,大家付出了很多心血。”該工作室領銜人趙勇感慨地說。
攻關小組在吸收和借鑒其他企業技術模式、融合現有技術條件的基礎上,挑選了人流量比較密集、列車通過相對頻繁的2號道口作為突破口,通過現場安裝監控系統實施道口控制系統改造。改造后的該系統集圖像處理技術、網絡技術、存儲技術于一體,在達到遠程控制要求的同時,實現了道口作業的可追溯性。
由于道口遠程控制屬于自行研發的新系統,為確保系統運行正常、操作可靠,物流倉儲事業部制訂下發了《道口遠程控制管理制度》和《道口遠程控制操作規程》,明確了操作人員、維護人員的職責。
2018年9月,2號道口遠程控制系統正式投用,一個月后撤離了道口崗位人員。在2號道口遠程控制改造系統投用近半年后,物流倉儲事業部又結合實際工作需要,先后對煉軋站9號、10號礦渣道口,以及煉鐵站8號、11號道口實施了遠程控制改造,于2021年3月全面實現了“鐵路道口無人化”。
2022年2月,針對控制按鈕多、容易誤操作的現象,攻關小組又開發了一套控制系統,實現道口操作電腦控制,即道口操作平臺根據接收到的指令、信號,實現自動識別、轉換和操作。
“道口遠程控制的實施,既是一項技術改造,又是一次管理革新,改變了原有的鐵路道口操作和鐵路運輸管理模式。道口操作由室外變為室內,由人工抬、放桿變為電腦控制抬、放桿,由現場監護變為視頻監控,有效降低了崗位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道口本質安全能力,為樹立鐵路運輸新形象、實現道口無人化、提高鐵路運輸自動化水平積累了經驗。這一系列的改變也促進了企業鐵路運輸管理能力的提升。”趙勇說。
《中國冶金報》(2022年07月12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