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實現生產組織與能源平衡的有效聯動,漣鋼以發電避谷就峰為導向,緊密結合生產組織實際情況,嚴格按照能效極致、均衡高效、用電避峰就谷、發電避谷就峰的生產原則,積極優化生產組織,推動生產效益最大化。1月—10月份,該公司峰谷發電創效達7233.62萬元,實現了生產組織效益鏈的延續。
為快速推進避谷就峰發電再創新績,該公司積極做好能源電力消耗量的計劃值管理工作,將用電消耗量與噸鐵、噸鋼、噸材和能源產品單耗等掛鉤定量,進一步降低各工序耗電設備的用電量。同時,該公司嚴格管理各單位的能源消耗指標,從控制耗電量來降低能源系統的運行電耗,每周對各工序完成情況進行通報考核,確保各流程用電消耗量的有序管控。
該公司通過加強生產信息的有效溝通聯系,最大化回收煤氣資源、高爐煤氣余壓、干熄焦余熱、燒結與煉鋼軋鋼系統的余熱等資源,穩定各發電機組的發電負荷,確保綠色清潔生產。1月—10月份,該公司煤氣放散率較計劃降低0.206%,實現能源創效249.44萬元。此外,該公司充分利用現有煤氣柜的存儲調節功能,激活有限的煤氣資源,從提高汽輪機真空度、降低自用電量、提高余熱鍋爐效率以及降低發電機組開停機次數等方面開展攻關,穩步提高機組發電效率,1月—10月份,發電煤耗較計劃降低明顯,實現發電避谷就峰創效3058.57萬元。
該公司通過提高鋼坯熱傳熱送比例、降低軋鋼加熱爐能耗等方式,保障發電系統擁有充足動力。該公司從分級響應和有序用電入手做好煤氣平衡工作,合理安排主體單位的生產工作,及時停運相關的輔助系統;從優化生產組織方式、控制生產節奏、停運高能耗低效率能源設備等方面著手平衡好電力負荷,規范生產用電模式。1月—10月份,該公司用電避峰就谷創效達4175.05萬元。同時,該公司加大節約用電力度,嚴格控制工作場所的空調溫度和辦公設施的用電時間,并加強能源監察與考核力度,定期檢查節電的落實情況,對違規的單位進行嚴格考核通報。 (左蜜琳 彭國雄)
《中國冶金報》(2023年11月16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