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近年來,酒鋼集團堅持科技自立自強,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大力推進新產品研發,著力突破全產業鏈“卡脖子”技術難題,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大國重器為己任,不斷提升科技支撐能力,以“強科技”行動助推高質量發展。
重研發 ·“酒鋼造”產品遍地開花
企業發展,必須要有自己的“拳頭”產品。只有不斷推出新產品,才能搶占市場制高點。
近年來,酒鋼瞄準細分市場,按下技術創新“快捷鍵”,按照多品種、小批量、差異化思路,重點在風電光伏、氫能儲運、軍工核電、高端電子、石化煤化、特種鋁箔、建筑裝配、橋梁高鐵等相關產業,全力打造質量優、競爭力強、附加值高的“拳頭”產品。
高錳無磁鋼打入特變電重點企業。采用全新工藝生產的特變電專用無磁鋼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主導制定的電力變壓器用高錳無磁鋼板行業標準發布實施。產品已成功供貨新疆特變、中國西電等企業,為“扎根”特變電領域奠定了基礎。
新能源光伏儲能保障材料下線。自主研發的光熱發電用耐高溫熔鹽347H不銹鋼質量控制滿足客戶要求,產品耐熔鹽腐蝕性能大幅提升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功打入國內標志性工程。
馬氏體不銹鋼形成系列優勢產品。馬氏體不銹鋼產品成功應用于剎車盤、量具、模具、高端廚房刀具等領域,先后通過歐盟重金屬遷移測試和宜家耐腐蝕性檢測,目前基本替代了韓國浦項等進口產品,市場占有率80%以上。
鋅鋁鎂產品“主動作為”搶占先 機。鋅鋁鎂產品生產技術完全依靠獨立自主創新,實現了我國此類產品零的突破,產品質量及耐蝕性居于首位,銷量不斷增長,出現供不應求局面。
鋁加工產品向專業化用材邁進。高深沖性能鋁合金帶材、LED節能燈用材、醫藥用復合鋁箔、空調箔坯料等鋁加工產品取得了較好進展。其中,3102D改良型高精空調箔坯料成為供應日本松下、日本大金公司的特有品種,酒鋼成為兩家公司的獨家供貨商。
……
在產品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酒鋼各產業板塊積極順應國家產業政策與導向,不斷挑戰新高度、追求新突破,研發出以橋梁鋼、鋁電系列用鋼、熱鍍鋅鋁鎂板帶、冷軋高強鋼、雙相不銹鋼、核用不銹鋼、輕鋼結構住房、功能性乳制品為代表的一批優勢產品。
“酒鋼造”產品遍地開花,不僅實現了從粗放產品到高精產品的“華麗轉身”,還加快了產品從“拓市場”向“占市場”邁進的步伐——
碳鋼產品方面,中高牌號冷軋無取向硅鋼下線;鋁電系列用鋼在滿足東興鋁業公司使用需求的同時,拓展了山東、新疆、青海等地客戶;電纜鍍鋅鋼絞線用鋼供貨國家大型特高壓輸電工程。不銹鋼產品方面,超級奧氏體不銹鋼產品254SMO打破國外壟斷;核用不銹鋼產品訂單兌現率達到100%;酒鋼不銹鋼冷軋光亮產品打入知名家電企業。其他領域產品方面,8011合金高性能鋁箔坯料性能滿足相關標準要求;風電塔筒首次出口中亞。
勤攻關 · 關鍵技術打上“酒鋼烙印”
“CO?資源化利用集成技術”順利推進,攻克了制約底吹二氧化碳技術推廣的瓶頸問題,在國內首次實現轉爐全爐役、常態化底吹二氧化碳工業應用,取得了轉爐復吹技術的重大突破。
重點研發項目“鏡鐵山式難選鐵礦石高效利用研究”項目順利通過驗收,解決了一系列懸浮磁化焙燒工藝工業應用難題,攻克了世界級難選氧化鐵礦石高效利用難題,填補了國內流態化磁化焙燒無大規模工業應用的空白。
大力開展移動床顆粒除塵技術應用研究,成功解決了回轉窯粉煤干餾工藝存在的氣油塵不能有效分離、裝置負荷低、不能長周期穩定運行等行業難題,打通了干餾系統工藝流程,填補了國內工業化應用空白。
……
近年來,酒鋼圍繞重點工藝技術項目,堅持綠色化保障、信息化支撐、智能化驅動,精心組織,攻堅克難,努力破解“卡脖子”技術,將更多自主創新關鍵技術打上了“酒鋼烙印”。
——7號高爐優化升級改造項目采用40余項先進實用、成熟可靠的“三化”技術,大幅提高了煉鐵裝備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實現了對高爐運行狀態的實時自動分析診斷、預警,更好地指導現場生產。
——融合5G通信+邊緣云、工業物聯網、自動化、自動駕駛等技術,成功打造“5G+智慧礦山”項目,實現了一人多操、無人駕駛,礦山勞動生產率大幅提升,職工的作業環境得以改善,有效降低了勞動強度、安全風險和職業病風險。
——“500kA全石墨陰極內襯結構”技術成果成功應用于700臺鋁電解槽內襯改造,同時推廣應用結構型節能陽極鋼爪,大幅提高了鋼爪的使用壽命;主持完成《500kA鋁電解槽技術規范》國家標準的制定,參與陽極炭塊分析標準修訂、重熔用鋁錠等5項行業標準編制。
——持續優化技術實施電網改造,電網穩定運行水平和抵御風險能力得到提高;完成350MW超臨界機組鍋爐受熱面高溫腐蝕形成機理研究,解決了水冷壁短期內高溫腐蝕泄漏問題;運用自動化技術和網絡技術,電力能源產業勞動生產率有效提高。
近年來,酒鋼穩步推進重大項目科研攻關、緊跟創新步伐打造智能優勢、立足實際瞄準資源化開發利用,不銹鋼酸洗工藝技術、冷彎薄壁型鋼結構建筑技術、工業廢水資源化技術、固廢再造種植土技術、鋼渣在筑路中應用技術等一批技術成果得到轉化應用,展現出企業搶抓創新發展契機、全力謀劃產業發展的“加速度”。
優機制 · 加快創新引領“率先突破”
加快形成有利于競相成長、各展其能的創新激勵機制,是培植好創新沃土,充分釋放各類人才創新活力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徑。
近三年來,酒鋼科技創新管理“動作”不斷,旨在著力破除制約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注重創新“硬實力”配備。先后完成場發射掃描電鏡、板材試驗成型機、LSR系電阻率測試儀等科研手段建設,服務領域從鋼鐵擴展到有色、乳制品等多領域,檢測方向由產品原始特性向應用特性拓展。
跑出基礎研究“快節奏”。建成國家級、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9個、省級以上科研平臺15家,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籌建酒鋼華為數字產業研究院,牽頭組建甘肅省鋼鐵新材料研發及產業化應用創新聯合體,搭建支撐科研創新的試驗平臺,為強化研發力量、推動成果轉化奠定了基礎。
體制機制創新“走在前”。建立了符合酒鋼實際、具有酒鋼特色的“631”科技創新體系,培養了一支企業自有的科技隊伍,實施了“研—產—銷—研”一體化和“技術+產品+服務”營銷模式,涌現出一批行業認可的新產品、業內領先的創新成果。
耦合創新發展成“新趨勢”。積極搭建企業內部“協同發展”平臺,織密“一張網”,下好“一盤棋”,現已形成各產業板塊整體規劃、互為支撐、耦合發展的創新局面,發揮了“1+1+1>3”的技術優勢,實現了創新效益最大化。
創新獎項激發“新活力”。“基于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的綠色潔凈煉鋼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多項科技成果分獲甘肅省科技進步獎、甘肅省專利獎、甘肅省工業優秀新產品獎、甘肅省冶金有色工業科技進步獎……進一步激發了技術人員的創新活力。
通過不斷探索和優化,酒鋼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日益完善,形成了人人參與創新、人人能夠創新、人人敢于創新的良好局面,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2023年,酒鋼科技投入強度3.37%,新產品研發試制和擴大試驗量同比增長15.1%,申報受理專利728件,主編、參編技術標準23項。今年上半年,開展科技項目310項,重點項目關鍵節點工作計劃完成率86.4%,新產品研發量同比增長13.5%,申報專利329件,研發投入強度3.7%,科技創新全面進步。
技術創新永無止境。下一步,酒鋼集團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實“強科技”行動,聚焦特色化材料制造、關鍵工藝技術、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間耦合創新等領域,著力突破全產業鏈“卡脖子”技術難題,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李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