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陜鋼集團龍鋼公司煉鋼廠全體干部職工科學組織、精準發力,巧用“三緊”思想,形成“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良好氛圍,奮力寫好“經濟冶煉”大文章。
兩眼向內,擰緊降本增效“螺絲”
該單位以“賽馬”機制為手段,兩眼向內,找準工作重點和薄弱環節,狠抓精細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通過“三降”措施(降低鋼鐵料、合金和石灰消耗),激發全員立足崗位,挖掘效益潛力;同時,發揮新系統低成本優勢,開展轉爐配加高鈣石灰石攻關,規范石灰驗收及入庫管理,加大石灰生燒、粉末等理化指標抽檢頻次,安排專人跟蹤檢驗結果,提高石灰質量;特別是從爐料結構上下功夫,在鐵水溫度穩定的情況下,通過調整入爐廢鋼、鐵水及其它輔料配比及加入時機,減少噴濺和吹損,提高石灰利用率。今年1-10月份,該單位熔劑消耗較2019年降低6.3千克/噸,鋼鐵料消耗較2019年降低4.3千克/噸,噸鋼創效10.6元。
專業聯動,上緊精益管理“發條”
該單位將生產指標任務進行日、周、月精準分解,建立“以變應變、因變而動”的常態化應對機制,從安全、環保、設備、生產、工藝技術等方面全方位入手,落實管理責任,強化專業聯動,查短板、找不足,確保圓滿完成各項指標任務。同時深入推進TPM精益設備管理,通過區域負責人中夜班巡查制、24小時隱患整改制、定檢修全員制,不斷提升精益設備管理水平;并落實三級點檢和設備維護,按照“誰區域、誰負責”“誰簽字、誰監管”的管理模式,專職點檢人員每天兩次對各自負責區域關鍵部位進行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不斷提高自主管理水平;以問題為導向,結合轉爐實際建立激勵機制,開展紅渣落地競賽活動,讓員工圍繞精準指標專項攻關,優化工藝操作過程控制,減少紅渣落地次數,激勵全員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提質增效上來,充分發揚“釘釘子”精神和“馬真”精神,當好企業降本增效主力軍。
主動作為,抓緊科技創新“引擎”
近段時間,該單位干部職工瞄準全年任務目標,全員樹立危機意識,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主動作為、深挖內潛,做好挺過“寒冬”準備工作,用科技創新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全面推行優化轉爐冶煉周期、縮短出鋼時間等舉措,嚴控兌鐵、加廢鋼節奏,縮短工序時間;優化氧槍噴頭參數,采用大流量高氧壓操作模式;采用聲吶化渣系統、轉爐投彈式終點不倒爐出鋼技術,實施不倒爐出鋼,極大縮短了轉爐冶煉周期,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在轉爐出鋼期間充分利用鋼水富余熱量,在鋼包內配加高錳塊鐵,從而降低合金成本。僅10月份,創效約60萬元。(趙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