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重慶鋼鐵黨委會擴大會審議通過了《重慶鋼鐵檢維修體系變革方案》。為加快推動檢維修體系變革,該公司在設備管理部505會議室召開第19期“雙基課堂”,再次宣貫和研討。
為什么要變革?
重慶鋼鐵設備檢維修幾乎全外協,成本高,設備管控難。通過此次多維度、體系化的檢維修體系變革,將達到“人事效率提升、外協費用減少、設備狀態穩定、安全管理受控”的目的,讓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讓檢維修體系良性發展,支撐重慶鋼鐵高效生產。
到底要怎么變?
變革方向
推進全員自主維修,推進檢修協力變革,同步鼓勵多種模式的配套檢修協力項目回歸。
變革路徑
變革由重慶鋼鐵設備管理部、行政管理部、人力資源部共同策劃,圍繞崗位優化、機構優化、制度優化、標準優化、業務流程優化、信息系統配套、員工培訓、激勵政策、勞動競賽等多個維度,按照“統籌考慮、分步實施、由點及面;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的工作思路推進。
變革實施
全員自主維修從設備室瘦身、點檢員優化、維檢隊伍充實、操作工參與四個方面突破;檢修協力變革圍繞合同管理、供應商管理、協力人員管理三個方面實施。
為加深變革落地執行顆粒度,設備管理部將工作任務以清單化的方式,細分為機構優化、制度標準建設、協力回歸等72個子項,每項工作定人、定目標、定時間。
與此同時,統一員工思想,合力聚焦變革,激勵員工積極參與檢維修體系變革,在變革的過程中促進員工成長成才,成為既能操作又能維修的復合型員工。
各單位摸清本單位“家底”,作好變革策劃,配套業務回歸,實現外協費用降低。提前開展員工培訓、宣貫工作,將設備檢維修體系變革各項舉措落實落地落到位。
檢維修體系變革一覽圖
為解決一煉鋼氧氣閥門隱患,該公司4月11~14日開展了多工序聯合檢修,共計1289個檢修項目。其中,煉鐵廠承接自主維修項目42項,作業區承接94項,總計1178個工時,特別是由中南工匠陶康帶領的爐殼焊補團隊,在人力不足、技術難度大、作業環境差的情況下,主動、高效的完成了一號高爐殘鐵口2.3米炸裂焊縫的焊補工作,打響了重慶鋼鐵檢維修體系變革漂亮的第一槍。
此外,焦化區域爐門修復、軋鋼廠輥環加工等檢維修業務回歸,也正在緊密鑼鼓的推進。該公司已吹響全面協力回歸的哨聲,檢維修體系變革之路已邁出堅實一步,向著年化協力費用再降本3000萬元目標踔厲奮發!(陳偉 楊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