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以“效”圖強,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陜鋼集團龍鋼公司扎實推進轉型升級,落實各項部署,錨定各項目標任務,聚焦管理創新、工藝革新、機制煥新,著力鍛造能源創效新動能,為打贏生存保衛戰蓄勢賦能。
管理創新——強動能添活力
以管理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可以加快突破技術難點,促進各項指標持續提升。龍鋼積極推進管理變革,將“算賬經營+精益管理+算賬經營”貫穿到能源保供的全過程,以能源消耗定額管理和四級成本核算體系為抓手,落實能源介質平衡各項措施,確保能效最大、成本最低。龍鋼按照“自產自供能源成本創效,承包能源應用盡用”管理思路,充分發揮水、電、氣(汽)、環保4 個管理專班和“賽馬”機制作用,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加強各類能源介質的監控和協調,做到全方位、全流程、全工序協同降本增效,保證資源利用最大化,有效降低能源成本。龍鋼緊盯過程管控,在不影響生產的前提下,制訂錯峰用電管理制度,按照“輔助設備在用電高峰期停機,設備檢修安排在峰值時段,主體設備盡量錯峰用電”的要求優化生產組織,不斷完善峰平谷用電創效指標。
截至目前,龍鋼單日燒結余熱發電上網電量和自供電比例再創新高,實現自供電比例較歷史紀錄提升2.7%。同時,峰平谷用電創效成果顯著,3月份谷值用電比例同比提升1.61%。
工藝革新——降成本增效益
新質生產力如何形成?在能源保供領域,工藝革新是關鍵要素之一。龍鋼以專業聯動為抓手,推進水、電、氣(汽)等能源介質保供工藝革新,在勞模工匠、技術能手等的帶領下,干部職工緊盯效益導向,用一個個節能降耗“小妙招”,攢出能源創效“金豆豆”。
“今年初以來,我們先后進行了煤氣、壓縮空氣、氧氣等保供工藝革新,既促進了生產順行,又創造了能源效益。”陜鋼集團勞動模范、龍鋼公司能源管控中心氣運作業區作業長李剛說道。氣體保供技術人員將工藝優化和能源優化相結合,采用以汽化量的結算方式,充分利用液氧資源,有效降低機組運行成本,同時以錯峰用氣為調節手段開展空壓機運行模式攻關,因地制宜開展煤氣柜無氣柜運行工藝改造,累計創效200余萬元。
此外,電力保供系統在發電提效、用電節能方面齊頭并進,通過將引風機風門開度增加25%、循環風機頻率降低7%,動態調整發電機組工藝參數,實現高效機組滿發多發;積極探索除塵風機經濟運用模式,大幅降低除塵系統電耗,年可創效300余萬元。供水系統利用自動化、信息化手段穩定水質指標,對各單位水質使用過程進行源頭式管理,及時規范補排水,形成PDCA(循環式品質管理)閉環管理,做到水質全流程管控,保證出水指標合格穩定。
機制上新——優存量拓增量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體制、新機制。龍鋼深入推進內部能源模擬市場化利潤機制和外部市場創效機制,持續優化內部能源保供存量,拓展外部能源創效增量。
以降低能源單價和降低消耗為核心,龍鋼不斷完善與能源模擬市場化利潤相關的流程制度,及時發現模擬利潤運行及核算體系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尋解決方案,開展“一周一介質”能源計量專項檢查活動,達到節能降耗、降本增效的目的。
龍鋼還進一步強化算賬思維,成立能源創效專班,精準掌握企業周邊市場狀況和能源需求量,積極協調解決能源管道布局、分界點、協議簽署等問題,致力開拓能源創效新市場,拓寬能源銷售渠道,構建高效雙贏的供需模式,以實際行動為龍門工業園區經濟騰飛貢獻力量。3月份,龍鋼能源模擬市場化利潤較計劃提升18.7%,對外能源銷售創效100余萬元。(王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