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婧
10月份鐵合金價格下跌,10月末鐵合金期貨主力合約月移倉至2402合約。10月份硅鐵期貨主力合約價格下跌6.16%至6888元/噸,現貨產地價格從7100元/噸回落至6850元/噸,標志性鋼廠招標價為7450元/噸,與9月份持平,鋼廠對硅鐵進行了補招;錳硅期貨主力合約價格下跌3.66%至6640元/噸,現貨產地價格從6810元/噸回落至6530元/噸,10月標志性鋼廠招標價回落至7000元/噸。
第三季度,伴隨著鋼鐵產業鏈商品價格回升,鐵合金價格有所反彈,這使得鐵合金產業鏈利潤有所好轉,鐵合金企業提高開工率,鐵合金產量持續攀升。需求面鋼材生產利潤較差,鋼廠少量減產,10月份后鐵合金供應過剩逐漸顯現,價格連續回落。從長周期供需來看,硅鐵價格受電力煤價格的影響較大,已經跌至成本線附近,自身供需矛盾不大;錳硅供應過剩較為嚴重,市場仍有較大的下行壓力。
硅鐵產量回升至高位,但需求平平
供應方面,根據相關機構調查統計,10月份全國硅鐵產區136家生產企業綜合產能利用率為61.17%,環比提高4.72%;硅鐵產量為50.8萬噸,環比增長8.4%,同比增長7.95%;日均硅鐵產量為16377噸,環比增長8.36%。1月—10月份,我國硅鐵累計產量為4569079噸,同比減少8.46%。硅鐵產量攀升至高位,成本端動力煤10月價格震蕩偏弱,支撐較弱導致硅鐵價格回落,10月份回落后,硅鐵廠利潤回落,市場走勢緊貼成本。
需求方面,鋼材端對硅鐵需求具備一定韌性,但金屬鎂和出口需求低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9月份,中國粗鋼日均產量為273.70萬噸,環比下降1.8%;生鐵日均產量為238.47萬噸,環比下降0.9%;鋼材日均產量為392.73萬噸,環比增長4.5%。9月份,中國粗鋼產量為8211萬噸,同比下降5.6%;生鐵產量為7154萬噸,同比下降3.3%;鋼材產量為11782萬噸,同比增長5.5%。1月—9月份,中國粗鋼產量為79507萬噸,同比增長1.7%;生鐵產量為67516萬噸,同比增長2.8%;鋼材產量為102887萬噸,同比增長6.1%。從需求端來看,一方面鋼廠的低庫存策略壓制需求,但第三季度鋼廠略有補庫,10月份標志性鋼廠補招也預示著硅鐵需求企穩;另一方面金屬鎂需求和出口需求處于低位,給硅鐵價格帶來較大的下行壓力。
硅鐵供應存在少量過剩,但硅鐵價格走勢的主要矛盾仍是能源和煤炭價格。從動力煤供需情況來看,11月份煤炭需求從淡季逐漸轉向旺季,市場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如果政策面保供占主導,則動力煤價格有望平穩過渡;如果安全檢查占主導,則動力煤價格仍有在冬季上行的可能,帶動硅鐵價格走強。此外,政策面除影響動力煤價格之外,也可能影響硅鐵生產,但從目前各省份能耗強度的完成情況來看,政策端對硅鐵限產的可能性不大。
錳硅供應過剩愈發顯著
從錳礦端來看,不太會有供應瓶頸出現,近期錳礦主要生產國家發運量仍然處于高位,康密勞在10月份有過兩周發運量下降的情況,但隨后情況得以緩解。錳硅產量創出歷史新高,據相關機構數據統計,10月份全國錳硅產區187家生產企業(占比99%)綜合開工率為69.7%,環比提高0.8%;產量為109.6萬噸,環比增長5.7%,同比增長34.1%;日均產量為35355.4噸,環比增長2.32%。1月—10月份我國錳硅累計產量為964.8萬噸,同比增長21.3%。
從需求層面來看,鋼材產量增幅較小,建筑鋼材產量在低位震蕩。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9月份我國鋼筋產量為1862.4萬噸,同比下降11.4%。1月—9月份我國鋼筋累計產量為17462.4萬噸,同比增長0.3%。
展望11月份,氣溫逐漸轉冷,北方入冬后煤炭需求將從淡季轉為旺季,給鐵合金尤其是硅鐵帶來較強的成本支撐。硅鐵本身生產已經進入無利潤空間,雖然出口需求、金屬鎂需求仍然較差,但價格繼續下行的壓力不大,因此硅鐵價格總體以震蕩為主。錳硅方面供應過剩情況比較嚴重,錳礦端預計不會出現供應瓶頸,但可關注近期康密勞的發貨情況,北方錳硅生產企業仍有利潤,且市場月過剩量可能為20萬噸~30萬噸,發生政策性限產的概率不大。年末鋼廠會有一定的補庫需求,但按照目前的供需狀況來看,補庫難敵供應過剩,鐵合金價格或仍將以偏弱為主。
《中國冶金報》(2023年11月09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