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呂兵 報道
通訊員 焦澤飛 攝影
6月23日~25日,鋼鐵行業應用均流式電除塵器技術交流會在石家莊舉行。本次技術交流會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主辦,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冶金環保專業委員會承辦,北京力博明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協辦,敬業集團、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五度學院支持。
圖為鋼鐵行業應用均流式電除塵器技術交流會會場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秘書長燕中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范鐵軍,敬業集團副總經理康雪元,北京力博明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寶明應邀為本次會議致辭。會議邀請敬業集團副總經理李剛,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電除塵委員會秘書長劉學軍,力博明靜電除塵技術研發負責人陸規博士,力博明大氣事業部總經理鄒吉明做專題報告。
燕中凱在致辭中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環保產業年復合增速為12.5%。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收仍達到1.84萬億元,隨著“十三五”火電行業大氣治理主要任務目標階段性完成,大氣污染治理市場總體有所下滑,但大氣污染治理領域中的非電行業超低排放、無組織排放、VOC等細分領域市場正在開啟。預計2021年環保產業規模將超過兩萬億元。
近年來,鋼鐵行業穩步推進超低排放,污染排放總量不斷減少。據統計,2015年~2020年,噸鋼煙粉塵排放削減幅度達到48%。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也是今后長期實施綠色低碳發展的重點領域。本次會議,搭建了先進適用環保技術產業供給方與行業企業用戶對接的平臺。希望通過專題報告、現場觀摩和交流研討,推動更多更好的先進環保技術的工程應用。
范鐵軍在致辭中回顧了中國鋼鐵工業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他說,1949年中國鋼產量僅有15.8萬噸,2020年粗鋼產量已經突破10億噸,占全球粗鋼產量的57%。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強力支撐了中國經濟的增長。他表示,“十四五”期間,綠色低碳是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鋼鐵行業要通過技術創新強化源頭治理、嚴格過程控制、優化末端治理。除塵器作為鋼鐵行業煙氣治理工藝路線的前端,對后續脫硫和脫硝影響巨大。冶金規劃院將繼續關注鋼鐵行業綠色發展的適用技術,為企業提供技術交流平臺。
康雪元在致辭中介紹,近年來,敬業集團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視環保為企業生命,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方面的投入超80億元,先后實施了料場棚化密封,燒結機半干法脫硫+SCR脫硝改造,高爐爐前全密封,煉鋼一次煙氣干法除塵技術改造、發電鍋爐煙氣脫硫、高爐煤氣精脫硫等治理工程,所有指標均達到國家超低排放標準;2017年入選工信部第一批綠色工廠。他表示,希望科技型專業環保企業更多地參與到敬業的環保項目中來。
李寶明在交流會上介紹了北京力博明的發明專利“均流式靜電除塵技術”。均流式電除塵技術是在傳統靜電除塵器的基礎上的創新技術,含括了多項創新突破:W型極板結構設計,它使電場比集塵面積增加了近一倍,同時具備了防風槽功能,抑制了粉塵的逃逸;通過導流裝置的設定,使粉塵在極板間的流向和電場力方向由原來的相克改為疊加,極大地增加了粉塵向陽極板的趨近力;卡門渦街結構的科學設置,使粉塵形成凝并效果,粉塵比電阻得到改善,增大了極板對粉塵的捕捉能力;多級蛇形流場的存在,增大了粉塵的荷電機率,降低含塵氣體風速,增加含塵氣體在除塵器的停留時間;此外,3D模擬+人工智能運算技術等革新,使靜電除塵器的除塵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在已經完成的十幾個除塵器改造和新建項目中,取得了優秀的除塵效果,在單級電場使用“均流式靜電除塵技術”時,除塵器出口濃度可以控制在30mg/Nm3以內,在兩級電場使用“均流式靜電除塵技術”時,除塵器出口濃度可以控制在20mg/Nm3以內,為達到生產工藝系統的超低排放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本次會議還安排了敬業集團參觀考察和專題技術交流會。來自首鋼遷鋼、敬業集團、新撫鋼、濰坊特鋼、晉南鋼鐵、美錦鋼鐵、南鋼、華潤制鋼、中新鋼鐵、唐山港陸等國內鋼鐵及相關企業的近百名代表參加了此次交流會。
圖為與會領導及代表赴敬業集團參觀考察
圖為專題技術交流會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