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朱曉波)6月4日,記者從力拓方面獲悉,力拓將投資1.43億美元(2.15億澳元)在西澳大利亞州建設一座工業實驗設施,進一步評估低碳煉鐵工藝BioIronTM生物質煉鐵技術的效率,以支持全球鋼鐵價值鏈的碳減排。
該工業實驗設施將建在珀斯南部的羅金漢戰略工業區(Rockingham Strategic Industrial Area),在此之前,力拓已在德國一個小型中試廠成功試驗了這一創新煉鐵工藝。
BioIron在鋼鐵生產過程中使用生物質和微波能代替焦煤,將皮爾巴拉鐵礦轉化為金屬鐵。如果與可再生能源和速生生物質碳循環相結合,BioIron有望比傳統的高爐轉爐工藝減少高達95%的碳排放量。
本次開發的BioIron工業實驗設施將包括一座中試工廠,其規模是此前德國中試廠的十倍。這一創新的鋼鐵生產工藝也將首次進行半工業實驗,預計每小時可生產一噸直接還原鐵。該設施將為BioIron技術擴展至更大規模的示范工廠提供必要的評估數據。
該中試工廠由力拓與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美卓(Metso Corporation)和西澳大利亞工程公司Sedgeman Onyx聯合設計。相關設備的制造將于今年啟動,預計于2026年投產。相關工程預計將創造多達60個建筑工作崗位。
BioIron工業實驗設施將雇傭約30名全職員工,附屬的設備測試區用于支持BioIron技術的進一步大型化。該項目會培養一批鋼鐵碳減排領域的專業人才,并為西澳大利亞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提供支持。
力拓鐵礦首席執行官喬德(Simon Trott)表示:“低碳鋼鐵對于世界實現凈零轉型至關重要。我們正在努力尋求將皮爾巴拉礦石轉化為鋼鐵的更好方法,以助力實現這一目標。BioIron這一全球首創技術有望在未來的低碳鋼鐵生產發揮重要作用。“該工業實驗設施將進一步驗證BioIron工藝,展示西澳大利亞的創新能力,并進一步彰顯力拓致力于支持鋼鐵行業實現碳減排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