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是公共衛生領域使用最為廣泛的物料之一,但其本身并無抗擊有害微生物的特性。早前的研究顯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在常規的不銹鋼表面有很強的穩定性,殘留在不銹鋼表面,在長達三天后仍然具感染性,讓病毒有機會在公眾場所透過接觸傳播。
香港大學(港大)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黃明欣教授領導的團隊,與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免疫與感染研究中心潘烈文教授的研究團隊合作,研發出高銅含量不銹鋼,能成功殺滅存留于其表面的新冠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以及大腸桿菌,是全球已知首個其自身表面可殺滅新冠病毒的不銹鋼。
![](./W020211213367932749292.jpg)
“今次的研究成果非常重要,是全球首個其自身表面可以殺滅新冠病毒的不銹鋼。”黃明欣教授說。
黃教授進一步解釋說:“今次的研究,團隊通過調整不銹鋼的化學成分和微觀組織結構,成功令不銹鋼表面可以殺滅新冠病毒和其他常見的病原體微生物。研究又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在純銅和高銅不銹鋼(例如,≧ 10 wt%)的表面會快速被殺滅,在純銀和低銅不銹鋼(例如,≦5wt%)表面卻表現出良好的穩定性。研究結果顯示了利用銀和銅作為開發抗病原體不銹鋼的合金添加元素存在的差異。”
![](./W020211213367932757957.jpg)
團隊研發的抗新冠病毒不銹鋼正在申請國際專利。目前團隊正計劃與工業界合作,利用新不銹鋼制備一些在公共場所中應用廣泛的不銹鋼電梯按鈕、門把手和扶手等的原型作測試,有望進一步把研發成果工業化生產和商品化。研究團隊已利用高銅不銹鋼(20wt%)制備電梯按鈕,作為生產測試之用。
“大量的富銅析出相,均勻地彌散在整塊不銹鋼中。因此,不銹鋼的表面即使不斷受到磨損或破壞,它依然可以持續地殺滅表面存留的病原體微生物。”論文第一作者、黃明欣教授的博士生劉立濤先生說。
“當前開發的抗新冠病毒不銹鋼可以使用現有成熟的工業技術進行批量生產。相關產品可用于替換公共場所中一些頻繁接觸的常規不銹鋼產品,以降低公眾感染的風險,對抗當前的新冠疫情。”黃教授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