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包頭稀土研究院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稀土分離與應用研究室研發的“含氟廢酸制備輕稀土氟化物技術”以普通許可方式與內蒙古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簽署為期5年的技術許可協議。
在稀土金屬制備與功能材料開發過程中,稀土氟化物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稀土拋光粉材料、稀土金屬制備、真空鍍膜材料、稀土潤滑材料等。氟化稀土制備工藝分為干法工藝和濕法工藝。干法工藝存在氟化氫氣體成本高、合成溫度高、設備腐蝕嚴重以及變價稀土氟化率偏低等問題,嚴重制約產品升級。傳統濕法工藝存在產品呈膠狀、雜質夾帶高、工況環境差等問題,在金屬電解原料領域被列入淘汰落后技術。
如何在已有稀土冶煉低濃度含氟廢酸的基礎上,與稀土結合通過自主研發技術解決晶型氟化稀土濕法合成關鍵科學難題,將為實現稀土精礦共伴生氟/硅資源化、高值化利用、閉環開發提供重要科技支撐。包頭稀土研究院靶向瞄準混合稀土礦物高溫硫酸冶煉過程中鑭鈰資源積壓、熔鹽電解用氟化鐠釹干法工藝成本高、設備腐蝕嚴重等問題,通過自主研制的循環誘導結晶技術,開發了適合稀土拋光粉、熔鹽電解等材料用晶型稀土氟化物制備工藝,建設了千噸級示范工程,獲得了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支持,并于近期開展了連續化改造和穩定生產。
該技術成果有效解決了稀土、有色、化工等行業低濃度含氟廢酸資源化利用難題,保障了稀土礦物共伴生氟資源作為戰略性礦產螢石資源的重要補充,實現了白云鄂博稀土精礦氟資源與稀土資源的綠色、低碳開發利用。 (李寶樂)
《中國冶金報》(2023年11月01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