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中心>智能制造

“一個中心、兩大基座、三大賦能”

三大規劃為鋼鐵業數字化轉型畫出路線圖

2021-12-28 09:03:00

  賀宗春
  2021年11月30日,工信部印發《“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分別簡稱《兩化融合規劃》《軟件與信息技術規劃》《大數據規劃》)。三大規劃是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戰略的重點產業規劃,確定了“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發展目標、任務行動、保障措施,將有力牽引鋼鐵行業實現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其中,《兩化融合規劃》明確到2025年,信息化和工業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全國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105點,關鍵環節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達80%,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85%,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8%,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達45%。《軟件與信息技術規劃》聚焦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出到2025年,要實現“四新”發展目標(產業基礎實現新提升、產業鏈達到新水平、生態培育獲得新發展、產業發展取得新成效)。《大數據規劃》提出推動大數據產業從培育期進入高質量發展期,在2020年產業規模1萬億元的基礎上,到2025年實現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突破3萬億元的發展目標。
  三大規劃在頂層設計層面構筑了“十四五”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完整體系,其為包括鋼鐵行業在內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構筑的頂層設計可概況為“一個中心、兩大基座、三大賦能”。
  緊扣一個中心: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
  “信息世界與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是未來世界發展的總趨勢”,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驅動力。《兩化融合規劃》指出,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是新發展階段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數字時代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的扣合點。核心目標是通過兩化深度融合,推動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
  在麥肯錫2020年一項關于全球各行業數字化程度的評價研究報告中,鋼鐵行業排名相對較為靠后。核心痛點在于:一是數據基礎差,鋼鐵企業生產流程復雜,多個工業控制系統、生產執行系統并行;二是信息孤島多,生產、運營、銷售缺乏規劃與統籌;三是核心工藝在線化、數字化程度不高;四是全鏈條數字化程度低。該報告指出,落后也意味著巨大的效益提升潛力,鋼鐵企業如果實現端到端全價值鏈的數字化提升,預計將帶來7%~12%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提升。
  針對這一發展現狀,《兩化融合規劃》將鋼鐵行業列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的重點行業之一,提出鋼鐵行業應“聚焦設備維護低效化、生產過程黑箱化、下游需求碎片化、環保壓力加劇化等痛點,以工藝優化為切入點,加速向設備運維智能化、生產工藝透明化、供應鏈協同全局化、環保管理清潔化等方向數字化轉型”,并把“煉鐵高爐”列為上云的重點工業設備,瞄準痛點問題,加快健康管理、綠色生產、生產工藝優化、產線協同管控等應用場景開發,為鋼鐵行業兩化融合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
  基于《兩化融合規劃》中的提法,筆者認為,鋼鐵企業應將“兩化融合”作為推動數字化轉型的立足點和中心點,以智能制造、智慧運營、大數據營銷為主攻方向,提升生產、運營與供應鏈的數字化水平,打造“數據驅動、軟件定義、平臺支撐、服務增值、智能主導”的現代鋼鐵產業體系。
  夯實兩大基座:工業大數據與工業互聯網
  根據規劃內容,鋼鐵行業應在夯實“工業大數據”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創新的基礎上蓄勢發力。
  構建“五全”信息,發揮“工業大數據”新要素動能。清華大學兼職教授黃奇帆曾提出:任何一個傳統產業鏈一旦能夠利用“五全信息”(全空域、全流程、全場景、全解析和全價值)形成的“五大特征”(結構型、動態型、秩序型、信用型、生態型),讓數據形成新要素,就會立即形成新的經濟組織方式,從而對傳統產業構成顛覆性的沖擊。“五全信息”與工業制造相結合,就形成工業制造4.0;與物流行業相結合,就形成智能物流體系;與金融結合,就形成科技金融。《大數據規劃》強調發揮出數據要素新價值,重點通過數據要素市場、數據應用場景、數據發展基礎、數據產業鏈、數據產業生態、數據安全防線等6個方面,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
  《大數據規劃》就鋼鐵行業工業大數據發展提出兩個方向:一是支持鋼鐵企業綜合運用設備物聯、生產經營和外部環境等數據,建立分析模型,提升資源勘探、開采、加工、儲存、運輸等全流程智能化、精準化水平,實現工藝優化、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二是支持打通研發、采購、制造、管理、售后等全價值鏈數據流,發展數據驅動的產品研發、仿真優化、智能生產、預測性維護、精準管理、遠程運維等新模式、新業態。在體系構建上,核心是圍繞數據“采、存、算、管、用”開展全生命周期活動。“采”即加快數據“大體量”匯聚,通過升級信息系統、部署物聯感知設備等方式,推動研發、生產、經營、服務等全環節數據的采集;“存”即強化數據“多樣化”處理,創新數據融合模式,促進多維度異構數據關聯;“算”即推動數據“時效性”流動,強化共享協同,形成供需精準對接、及時響應模式;“管”即加強數據“高質量”治理,提高數據質量,確保數據可用、好用;“用”即促進數據“高價值”轉化,強化大數據在制造業各環節應用,推廣數字樣機、柔性制造、商業智能、預測性維護等新模式,推動生產方式變革。
  融合“五鏈”,發揮“工業互聯網”新平臺動能。工業互聯網平臺是三大規劃中關于鋼鐵行業等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內容的交匯點、融合點,量化目標也十分明確——到2025年,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要達到45%。《大數據規劃》將工業互聯網列為大數據產業的基礎設施,一方面作為促進全域數據高效采集和傳輸的平臺,另一方面是作為專業化、場景化大數據解決方案的載體。《軟件與信息技術規劃》則將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支撐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激發數字化發展新需求的重點舉措。《兩化融合規劃》更是將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廣工程列為五大重點工程之一。
  在工信部近期公布的2021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入圍名單中,寶武、中國鋼研、河鋼、鞍鋼、德龍、石橫特鋼、首鋼等鋼企在列。鋼鐵產業是高度分工和專業化的系統,鋼鐵工業互聯網平臺應以促進“價值鏈、供應鏈、要素鏈、資金鏈、創新鏈”相互融合發展為重點,將數字化技術與線下資源、傳統流程相結合,依托平臺形成新的技術構成、技術架構、組織方式,產生新生產方式;將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商品流等轉化為數字流及其價值流,促進“五鏈”之間的資源共享、互聯融通,以構建開放創新、優化配置、快速生成、繁榮發展的鋼鐵行業新生態融合體系。
  實現三大賦能:數據、應用與平臺
  鋼鐵行業全面踐行三大規劃的核心目標是賦能鋼鐵行業轉型升級,賦能的關鍵抓手是數據、應用與平臺,以推動企業培育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
  三大賦能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兩化融合規劃》提出培育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的7個主要任務。對推動質量變革的效應將體現在產品與服務轉型上,依托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新型智能產品、平臺化設計等渠道,推動鋼鐵企業基于材料產品的服務延伸與增值,在更大范圍內提升鋼鐵下游用戶體驗。對推動效率變革的效應將體現在生產與運營轉型上,實施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數字化管理,實現所控制范圍內的生產運營優化,形成開放、多元、活力、共贏、高效的高效運營方式。對推動動力變革的效應將體現在生態模式轉型上,通過場景拉動、智能引領、數據驅動、平臺帶動、生態賦能,將構建鋼鐵產業鏈供需精準匹配作為生產組織方式、全要素市場作為資源配置方式、高數字化水平產業集群作為產業組織方式,形成開放創新、共生共榮、共同成長的鋼鐵產業新生態模式。
  充分挖掘三大賦能政策優勢、精準企業定位,有所為有所不為。鋼鐵企業在推動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應充分挖掘國家層面在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支撐、工業大數據創新發展、兩化深度融合標準等多個領域的政策紅利。在數據賦能方面,一是發掘國家層面數據要素市場健全完善的價值,關注國家要素交易平臺建設動向及數據交易模式,促進企業內部與外部數據共享協作,形成持續改善的良性循環。二是積極參與國家相關數據標準的制定與貫徹。《大數據規劃》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出臺國家數據標準貫標支持政策措施,在資金補貼、人員培訓、貫標試點等方面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參與重點標準研制與應用推廣行動。三是積極參與大數據協同平臺及示范基地建設。在工業互聯網等應用賦能方面,鋼企應密切關注國家層面在操作系統、數據庫、開發支撐軟件、設計仿真系統軟件等關鍵基礎軟件領域的突破攻關,以及涉及鋼鐵行業的開源生態培育進展,積極參與工業App質量評測、優秀解決方案征集、工業App大賽等活動,爭取國家和地方對軟件首版次應用、軟件名園創建、適配中心建設等的資金獎補。在平臺賦能上,積極爭取國家在兩化融合方面出臺的各項政策。《兩化融合規劃》提出,將加強對數字“新基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推廣、兩化深度融合共性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等工作的財政支持,同時還提出建立部門間高效聯動機制,推動數據共享和流程互通,這些都將為鋼鐵企業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三大規劃的主體是企業,鋼鐵企業正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期。在當前數字化轉型發展熱潮中,鋼鐵企業還需依托自身資源與能力,形成清醒認識,在“生態聚合型平臺企業、示范引領型骨干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專業解決方案提供商”4條賽道上找準自身定位、蓄勢賦能,尋求投入與產出效益最大化以及高質量發展之路。
  《中國冶金報》(2021年12月28日 04版四版)

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

編輯:宋玉錚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品牌聯盟
  • 燃燒裝置2.gif
  • 湖南華菱集團.jpg
  • 山東鋼鐵集團.jpg
  • 1_看圖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鋼.jpg
  •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貞里三區26樓 郵編:100029 電話:(010)64442120/(010)64442123 傳真:(010)64411645 電子郵箱:csteelnews@126.com

    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法律顧問:大成律師事務所 楊貴生律師 電話: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國鋼鐵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0701626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32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天天干|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欧美白人最猛性xxxxx| 卡通动漫第一页综合专区|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 免费观看午夜在线欧差毛片 |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男女无遮挡动态图| 卡一卡二卡三精品| 草莓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天天干天天做天天操| 中文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亚洲黑人嫩小videos|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天堂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日本三级在线观看中文字|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99| 金8天国欧美视频hd黑白| 国产成人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看的你懂的| 国产精品视频色拍拍| 中国性猛交xxxxx免费看|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最近的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 波多野结衣痴汉电车| 免费国产一级特黄久久|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国产-第1页-浮力影院|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